波伏娃在《第二性》中指出,女人不是天生的,而是被制造的。
造物赐予女性柔美与坚韧,让她们以此来抚平人间荒唐的褶皱,为世界带来新生。可在部分男性权威主导下的世界,却将女性变成了“附属品”。
时至今日,在部分落后地区,世俗父权将女性牢牢锁在被动的枷锁中。
(资料图)
女性“阉割”在不同的地域,不同的时间里,从未间断的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,成为醒目又不忍卒读的悲怆宏篇。
1996年,世界名模华莉丝以生命的光辉锻造铠甲,冲向了一座座“女性炼狱”,决心改写不公的命运之书。
她以亲身经历冲出牢笼,当自己以名模身份享誉世界之后,却公开了一段属于自己的暗淡经历——4岁失身,5岁遭遇割礼,12岁被卖身为妻,直到自己徒步翻越沙漠,迎来新生。
那么,华莉丝的早年究竟经历了什么?她是如何完成人生蜕变,成为名模的?成名后的她,为何要向全世界公布自己惨淡的过去呢?
【一】
生于索马里,牧羊女遭受折磨
千百年来,索马里用贫瘠无奈的沙漠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传统的人们,这里的生活一生不变,千年如此。
1965年,伴随草房子中的一声啼哭,华莉丝的生命自此在一片荒芜中扎下了根。
母亲看着自己的女儿,带着沉重的欣喜为她取名为华莉丝。在索马里的方言中,华莉丝寓意为沙漠之花,母亲希望女儿在数不尽的风沙中,坚韧地摇曳。
贫穷的游牧家庭让每一个孩子都早早的成为了被驱使的工具,3岁的华莉丝引导着她的羊群,在荒凉的土地上寻食,路上的石头总是会划伤她的脚。
小小年纪的华莉丝明白,伤口迟早会愈合,只是瘪掉的肚子却熬不住饥饿。华莉丝总是有着不似同龄人的倔强眼神,但她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对抗厄运。
4岁时,不谙世事的华莉丝被父亲的朋友侵犯,但父亲并没有为苦命的女儿发声,反倒是将矛头指向了惊恐未定的华莉丝。
因为在索马里这种开化并不完全的地方,男人凌驾于女人之上,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,而不幸沦为玩物的女性,则被冠以浪荡的名衔。
父亲对着女儿发怒后,又认为女儿被侵犯,是因为她还没有进行“割礼”仪式。她身体中生长着引诱男人的东西,必须要进行剔除。
母亲作为过来人,即使心中不忍,但也十分赞同父亲的说法,因为只有进行割礼,女儿才能得到保护。
割礼,对于女性来说就是将外阴组织用刀片割掉,而后再将外阴缝合起来,仅仅留下排泄尿液的孔洞。
尽管在非洲东部地区沿袭三千多年的割礼旧俗,让很多女童因为疼痛和后期伤口感染而丧命。但愚昧的思想仍旧让人们乐此不疲的,给女孩们上一道“贞洁防护锁”。
直到大婚时,再由丈夫将私处割开,以此明证自己所娶的妻子依旧保持着处子之身。
1970年开春,5岁的华莉丝被推向了令她痛不欲生的“净化”仪式——割礼。
华莉丝仍然记得那生不如死的一天,母亲和姐姐含着泪将她按在地上,束缚着她的双手,又分开了她的双腿。一个老成的索马里女性拿着还算干净的刀片,在她的隐秘之处进行手术。
没有麻药,用来止血的只有草木灰,至于后期的生死存亡只能听天由命。华莉丝的一个姐姐就没能熬过“割礼”痛苦而早夭,万幸的是华莉丝保住了性命。
年幼的华莉丝听着母亲安慰自己:所有女人都要走这一遭鬼门关。
那是华莉丝第一次恨自己是个女孩,本以为被命运捉弄一次后就能换来安然,可是令华莉丝没想到的是,新的惊雷霹雳已经暗伏在来路上。
【二】
被迫嫁老翁,华莉丝忍无可忍后出逃
华莉丝12岁这年,第一次来了月经,这代表她已经算作一个世俗认知上的女人。
华莉丝的父亲为之大喜,立即为女儿寻找合适的婆家。“合适”二字对于华莉丝的父亲来说指的是聘礼相当,于是华莉丝被一个60多岁的老头用5头骆驼换走。
不情愿的华莉丝难以违抗父亲的权威,但她更不愿将自己的后半生埋进暗无天日的婚姻中,抱定主意的华莉丝,开始了一场艰辛的出逃。